918博天堂大学附属北京918博天堂是市属三级甲等精神专科918博天堂,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等任务。918博天堂创建于1908年。截止2023年底,在岗职工10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
查看更多抽动症的成因
抽动症,也称为抽动障碍,是由遗传、免疫、环境、生化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与多巴胺相关的神经环路异常密切相关。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抽动障碍,父母中有约一半的可能性在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经历。此外,一些患者在感冒、发烧或过敏季节时症状加重,这提示免疫系统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另有观点认为,抽动障碍可能与内心压抑的愿望或反抗心理相关,当孩子面临巨大压力或突发变故时,发病风险会增加。
总之,抽动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过早期发现和适当干预,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抽动障碍是一种以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它通常在儿童期发病,从面上部(眨眼等)开始,紧接着是面下部(歪嘴等)及咽喉部、颈、肩抽动,然后是躯干及肢体抽动。症状频率和强度时轻时重,形式也可能不断变化。抽动障碍具体表现如下:
1. 运动抽动:指患者不由自主、快速、突发、重复的动作,根据复杂程度分为以下两类:
a. 简单运动抽动:通常涉及单一或少数肌肉的动作,包括面部抽动(眨眼、皱眉、吸鼻、咧嘴等)、颈部抽动(点头、摇头、耸肩)、四肢抽动(甩手、抖腿、踢腿等)、躯干抽动(腹部收缩或局部肌肉快速颤动)。
b. 复杂运动抽动:涉及多组肌肉的协调动作,看似有目的,但实际上是无意识的,包括:模仿他人动作(如镜像动作)、身体重复动作(如踢腿、旋转、拍打自己身体)、猥亵性动作(如做出不适当的手势或姿势)。
2. 发声抽动:指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发出的重复性声音,根据复杂程度分为以下两类:
a. 简单发声抽动:短促、无意义的声音,包括:清嗓子(“咳咳”声)、吸鼻声(类似感冒时的吸气声)、喉音(如咕噜声或喉咙挤压声)、突然发出的尖叫声。
b. 复杂发声抽动:涉及更复杂的语言功能,包括:重复模仿言语(重复自己说的话或模仿别人说的话)、罕见的脏话或不当言语(突然喊出咒骂、秽语等)、持续重复啊嗯等无意义的词句。
值得注意的是40%-55%的抽动障碍在运动或发声抽动前表现有感觉抽动症状,也称先兆冲动,指患者在运动或发声抽动前感受到的异常感觉,通常模糊、不愉快且无法忽视。通过执行抽动动作,患者能短暂缓解这些感觉,常表现症状包括局部紧张感(眼部、面部、喉咙、肩膀等部位)、瘙痒感、刺痛感、异样感(如喉咙堵塞感、皮肤像被触碰的感觉等)。这种感觉是抽动障碍的重要特征之一,可帮助识别和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病程长短和是否同时伴有发生抽声等不同,抽动障碍分为三个阶段:
1. 短暂性抽动障碍:可以仅有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也可以两者兼有,病程在12个月以内,多数可自愈。
2.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仅表现为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两者不同时存在。病程超过12个月。
3. 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也称多发性抽动障碍或Tourette 综合症或抽动秽语综合征。在整个病程当中,既有运动抽动,也有发声抽动,但两类抽动症状未必每时每刻都同时存在。病程超过12个月,为最严重和最易迁延的类型。
有很多患儿家长表示,孩子只有在学校时抽动症状会表现的很明显,但是回到家就明显好转,这是为什么呢?
抽动障碍患者的症状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可能有明显差异,常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惑。普遍认为,在紧张、疲劳、压力或兴奋等情况下,抽动症状会加重;而在注意力集中、活动放松、情绪稳定或睡眠时,症状通常减轻甚至消失。
例如,在学校环境中,面对考试、作业或竞争压力,患者可能感受到较大的心理负担,这会诱发或加重症状。与同学或老师的互动可能引发社交焦虑,而他人对抽动行为的关注或反馈(如嘲笑或责备)可能强化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抽动更频繁。在安静的课堂中,患者可能更容易注意到自己的抽动或身体不适,这种时候也会放大症状表现。
也有研究发现,尽管学校通常被认为是患者最紧张的环境,但由于患者主动抑制或努力控制症状的缘故,他们在课堂上发生抽动的可能性反而较低。然而,当与同学单独交流时,抽动症状可能更加显著。许多患者在放学回家后会出现较多的抽动发作,这可能与学校期间的主动控制和回家后的释放有关。
因此,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了解并识别引发抽动加重的具体原因,有助于家长和老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支持孩子应对抽动症状。
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抽动障碍的治疗和周期因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儿童期发病的抽动障碍中,约40%-50%的患者在青春期后症状会自然缓解或显著减轻,约20%-30%的患者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其中部分患者会发展为严重病例。少数难治性抽动障碍患者,尤其是伴有共患病的患者,可能终身受到症状影响。
目前无法准确的预测个体的病程转归,预后受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共患病及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短暂性抽动障碍可能在几个月内缓解。 严重患者可能从短暂性抽动障碍发展为Tourette综合征,治疗时间可能长达数年。持续治疗通常需要至少1年或更长时间。
目前抽动障碍治疗手段包括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神经调控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般来说,具有较好社会适应能力的轻症患者一般不需药物治疗,首先可以选择健康教育、心理及行为治疗,帮助患者克服存在的性格、心理行为问题,达到完全适应正常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当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通过健康教育及心理行为治疗无法控制时,应考虑药物治疗,同时药物治疗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数字疗法在抽动障碍的治疗中展现出重要潜力。相比传统疗法,数字疗法有效解决了高成本与低效率的问题,同时通过创新方式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体验。这类疗法通常借助数字化技术,如游戏化训练、行为干预程序和远程治疗平台,将基于循证的线下治疗原理和技术转化为线上模式。例如,通过游戏疗法的趣味化设计吸引患者参与,同时改善运动控制和心理调节功能。数字疗法的便捷性和个性化特征为抽动障碍患者提供了更多可行的治疗选择。
如果发现孩子有抽动症,家长应该如何做?
当发现孩子患有抽动症状时,家长的态度和行动至关重要,以下建议不仅适用于父母,也包括与孩子共同生活的长辈,如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1. 平稳心态、配合治疗: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治。患抽动障碍的儿童并非在青春期都能自愈,尤其当伴随心理行为问题时,更需要及时干预治疗。家长应仔细观察并记录孩子的抽动特征,包括频率、部位、触发因素及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全面的病情信息。由于抽动障碍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建议避免频繁更换医生,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耐心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 科学管理饮食与电子产品使用:健康饮食是基础,无需严格限制“不能吃什么”。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某些特定食物或食物不耐受与抽动障碍的直接关联,也不建议依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调整饮食。至于电子产品的使用,长时间接触屏幕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应避免过度使用,但合理的科学使用是可以接受的。
3. 避免负面评价、理性看待病情: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病情的难治性,也避免过度关注或频繁提及症状,以免增加心理负担。抽动障碍是病理问题,与孩子的品质或习惯无关,家长需理解并避免批评、嘲笑或殴打孩子。通过支持性语言和行为,帮助孩子减轻自卑感和心理压力。
4. 避免过度溺爱,关注心理健康:在给予关爱的同时,应避免因病过度纵容孩子,以防其养成任性或固执的性格。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支持其自尊心的发展,帮助其应对因症状可能引发的社交问题或自卑情绪,促进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养成。
5. 营造稳定环境、减轻生活压力:减少家庭冲突,避免让孩子接触刺激性影视或书籍,为其创造918博天堂平和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苛责孩子的学业表现或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6. 关注共患疾病:除了抽动障碍本身,还需留意可能共患病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及情绪行为问题。这些共患病可能加重抽动症状或增加复发风险,因此应尽早识别并及时干预。
7. 预防潜在危险:对于有自残或攻击性行为的患儿,应妥善保管利器等危险物品,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8. 学习与科普:家长应积极学习抽动障碍相关知识,科学评估病情,不盲信偏方或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在正确认知和专业指导的帮助下,家长的冷静、耐心与科学态度将成为支持孩子战胜疾病、迈向康复的关键力量。
本文版权归北京918博天堂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